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转动连接有喷丸头,所述喷丸头设置有喷丸管,所述外壳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所述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套设有履带,所述外壳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上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外部,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下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内部,所述外壳内底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刮擦经过所述第二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5588868 U (45)授权公告日 2022.01.21 (21)申请号 3.5 (22)申请日 2021.08.21 (73)专利权人 盐城市永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西团镇 大龙小街北首 (72)发明人 冷喻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盐城领晟致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0 代理人 赵松杰 (51)Int.Cl. B24C 3/02 (2006.01) B24C 9/00 (2006.01) B65G 45/18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履带式抛丸机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外 壳,所述外壳顶部转动连接有喷丸头,所述喷丸 头设置有喷丸管,所述外壳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 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所述上 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套设有履 带,所述外壳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 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上传动辊与所述第一 下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外 部,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和所述 第二下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履带 内部,所述外壳内底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 定架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刮擦经过所述第 U 二压辊的所述履带表面。促进碎屑脱离履带,降 8 低了工件出现打滑的可能,保证了加工效率。 6 8 8 8 5 5 1 2 N C CN 215588868 U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转动连接有喷丸头,所述 喷丸头设置有喷丸管,所述外壳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 辊,所述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套设有履带,所述外壳内还转动连接有第 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上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一 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外部,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下传动辊之间, 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内部,所述外壳内底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有毛 刷,所述毛刷用于刮擦经过所述第二压辊的所述履带表面。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有两块相对 设置的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浮动板,所述浮动板露出两块所述固定板 之间间隙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毛刷,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浮动杆,所述浮动 杆穿过所述浮动板的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母,所述浮动杆还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 和所述第二螺母位于所述浮动板两侧,所述浮动杆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浮动板 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浮动板设置有供所述浮动杆 穿过的腰孔,所述腰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浮动板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腰孔的宽度小于所 述第一螺母的直径。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浮动杆套接有垫片,所述垫 片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浮动板之间。 5.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浮动板通过第一转轴与两块 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6.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浮动杆通过第二转轴与两块 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所 述外壳外底固定连接有支脚。 2 2 CN 215588868 U 说明书 1/3页 履带式抛丸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0002] 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 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抛丸机是 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的一种处理技术,相比其他表面处理 技术来说,它更快、更有效,并可对部分保留或冲压后的铸造过程,抛丸机也可用于去除毛 刺,隔膜和铁锈,可能会影响物体部分的完整性,外观,或定义,抛丸机也可以针对一个部分 涂层的表面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并提供一个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表面轮廓,达到强化工件的 目的。履带式抛丸机是抛丸机中的一种。 [0003] 现有的履带式抛丸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碎屑卡进履带,导致工件在履带表面 打滑的情况,影响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鉴于现存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保证加工效率的履带式抛丸 机。 [0005]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转动连接有喷丸 头,所述喷丸头设置有喷丸管,所述外壳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 下传动辊,所述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套设有履带,所述外壳内还转动连 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上传动辊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之间,所 述第一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外部,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第一下传动辊和所述第二下传动辊 之间,所述第二压辊位于所述履带内部,所述外壳内底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 有毛刷,所述毛刷用于刮擦经过所述第二压辊的所述履带表面。 [000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压辊,在履带经过第二压辊时, 履带会被顶出来,便于履带内的碎屑脱离履带,并且履带下方还设置毛刷,在履带被顶出来 后,毛刷会刮擦履带表面,促进碎屑脱离履带,降低了工件出现打滑的可能,保证了加工效 率。 附图说明 [0007]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 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履带式抛丸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履带式抛丸机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履带式抛丸机的浮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3 3 CN 215588868 U 说明书 2/3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能够理解的是,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 的是,为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0013]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4] 请参考图1~4,本实用新型的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外壳10,外壳10顶部转动连接有 喷丸头11,喷丸头11设置有喷丸管12,外壳10内分别转动连接有上传动辊21、第一下传动辊 22和第二下传动辊23,上传动辊21、第一下传动辊22和第二下传动辊23套设有履带26,外壳 10内还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24和第二压辊25,第一压辊24位于上传动辊21与第一下传动辊 22之间,第一压辊24位于履带26外部,第二压辊25位于第一下传动辊22和第二下传动辊23 之间,第二压辊25位于履带26内部,外壳10内底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0,固定架30连接有毛刷 31,毛刷31用于刮擦经过第二压辊25的履带26表面。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顶部设置有喷丸头,喷丸头设置有喷丸管,抛丸从 喷丸管抛出来对工件表明上进行加工。在喷丸管抛出抛丸时,工件放置在履带上面,履带运动 带动工件产生翻滚,使得抛丸能够对工件的不同部位来加工。外壳内转动连接有上传动 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上传动辊、第一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能够张紧履 带,第一压辊压住位于上侧的履带,可避开工件脱离履带。第二压辊的竖直位置低于第一 下传动辊和第二下传动辊,在履带经过第二压辊时,会部分凸出,使得履带外表面扩张,在 重力作用下嵌入履带的碎屑会脱离履带,并且履带下方还设置毛刷,在履带被顶出来后,毛 刷会刮擦履带表面,促进碎屑脱离履带,降低了工件出现打滑的可能,保证了加工效率。 [0016] 进一步的,固定架30固定连接有两块相对设置的固定板32,两块固定板32之间转 动连接有浮动板33,浮动板33露出两块固定板32之间间隙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31,两块 固定板32之间转动连接有浮动杆34,浮动杆34穿过浮动板33的一端螺接有第一螺母35,浮 动杆34还螺接有第二螺母36,第一螺母35和第二螺母36位于浮动板33两侧,浮动杆34套接 有弹簧37,弹簧37位于浮动板33与第二螺母36之间。 [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固定架固定连接有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转动 连接有浮动板,浮动板固定连接有毛刷,两块固定板还转动连接有浮动杆,浮动杆穿过浮动 板,在抛丸机工作过程中,履带产生运动,在弹簧的作用下,毛刷会紧贴履带表面。随着履带 地运动,浮动板会不断转动,弹簧能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损伤履带。在浮动杆的限制下,浮 动板也不会与履带产生碰撞,避免损伤履带。 [0018] 进一步的,浮动板33设置有供浮动杆34穿过的腰孔39,腰孔39的长度方向与浮动 板33的宽度方向平行,腰孔39的宽度小于第一螺母35的直径。 [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动板设置有腰孔,在履带运动过程中,避免浮动板与 浮动杆之间不必要地磨损。腰孔的宽度小于第一螺母的直径,避免第一螺母穿过腰孔。 [0020] 进一步的,浮动杆34套接有垫片38,垫片38位于弹簧37与浮动板33之间。 [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动杆套接有垫片,垫片能预防弹簧产生移位,掉入 浮动板内,保证了履带式抛丸机的可靠性。 [0022] 进一步的,浮动板33通过第一转轴与两块固定板32转动连接。 4 4 CN 215588868 U 说明书 3/3页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动板通过第一转轴与两块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一转 轴保证了浮动板与两块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0024] 进一步的,浮动杆34通过第二转轴与两块固定板32转动连接。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浮动杆通过第二转轴与两块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转 轴保证了浮动杆与两块固定板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0026] 进一步的,外壳10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3,外壳10外底固定连接有支脚14。 [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外壳底端设置有出料口,在外壳内渣料堆积时,可以通 过出料口来进行清理,外壳外底固定连接有支脚,支脚能够将外壳支起来,使得出料口与地 面存在一定间隔,便于从出料口来清理渣料。 [0028]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 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 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别的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 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5 5 CN 215588868 U 说明书附图 1/3页 图1 6 6 CN 215588868 U 说明书附图 2/3页 图2 图3 7 7 CN 215588868 U 说明书附图 3/3页 图4 8 8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讲稿教程去吧节1cunit3 sectiona 1a 1cUnit31.pdf
提供农业、铸造、给排水、测量、发电等专利信息的免费检索和下载;后续我们还将提供提供专利申请、专利复审、专利交易、专利年费缴纳、专利权恢复等更多专利服务。并持续更新最新专利内容,完善相关专利服务,助您在专利查询、专利应用、专利学习查找、专利申请等方面用得开心、用得满意!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 著课后习题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资料.pdf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听力音频.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上一篇: 履带式抛丸机_工件
下一篇: 图一网图图二奔现